top of page

2019 布拉格剧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

国家馆

策展:谭泽恩

策展团队:梁梅,曲肖羽,王泳力,Tam Tam,海琦

《在别处》

“在别处”以不同寻常的语气提示出另外一个地方、另一种存在:

 

我们身处“这里”,而演出现场是“在别处”;

剧本描述的那个地方永远“在别处”;

 

创作者的视野,得益于时间和空间的跨度,远“在别处”的历史与现实,让我们在更深远的文脉与更广袤的语境中审视自己;艺术家执着于另外一种更完美的秩序,一种超然的理想,“在别处”则向公众释疑了艺术家的偏执、好奇心和疯狂……

 

然而,它既强调了由此及彼的关联性;也揭示出永恒的割裂感。

 

当作品淹没在华丽辞藻和空洞概念中,丧失了存在的质感,丧失了经验的直接性,我们会警示自己:这是“在别处”,是想象和虚构。“在别处”便成了一个与“面向事物本身”相反的概念,类似一种被强制赋予的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我们想象的自己和我们真实存在的样子之间的区别。

 

“在别处”,还意味着边界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。纵观历史,人类总是试图突破可见的极限,从别处寻找新的手段、新的视角,从而实现内在的转变。

 

1991年,中国舞美人耗时九天,搭乘国际列车,穿越欧亚大陆,到达PQ展馆。

2019年,我们策展团队再次搭乘火车,重走28年前的旅程,将沿途采集的视频资料带到展厅,在展厅围合出一条通道。“我们在这里,是为了从分离的幻像中醒来”,一行禅师所言是对这个通道最好的注解。

 

如果,将28年前这段横跨半个地球的旅程视为空间上的“在别处”,那么,展厅中展示的中国舞美历史实物文献材料,则在时间维度上与之相互印证。

 

我们还借用同心圆的图形规则,将分散的几处中国展区视为一个整体考虑,将空间延展至无限的别处,如同金色三驾马车所比喻的,予一种完整性的存在提供想象。

© 2024 TanZeen Studio 版权所有

bottom of page